本文目录一览:
- 1、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2、手机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锂(Li)跟MnO 2 作用生成LiMnO 2 。请回答:(1)在LiMnO 2 里,锂元素显+1价
- 3、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Li十Mn0 2 ═LiMnO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材料一:江西赣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8℃,年平均降
- 5、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 某种锂电
- 6、蓄电池的容量是指在一定放电情况下可以从电池中获得什么?
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C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可知原电池的电极也可以是金属和能导电的非金属,A不正确;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B不正确;在燃料电池的负极上发生反应的常是可燃性气体,D不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重要的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手机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锂(Li)跟MnO 2 作用生成LiMnO 2 。请回答:(1)在LiMnO 2 里,锂元素显+1价
(1)+3 (2)Li+MnO 2 =LiMnO 2 (3)B
试题分析:(1)在LiMnO 2 里,锂元素显+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Mn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1)+x+(-2)×2=0解得x=+3,故答案为:+3;
(2)由工作原理锂跟MnO 2 作用生成LiMnO 2 可知,放电时锂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LiMnO 2 ,该电池反应的方程式为Li+MnO 2 =LiMnO 2 ,故答案为:Li+MnO 2 =LiMnO 2 ;(3)因电池放电时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则充电与放电是相反的过程,即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以电池的工作原理为切入点来考查电池反应、能量转化、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学生应抓住习题中的关键信息来解答,正所谓答案从题中来,同时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
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Li十Mn0 2 ═LiMnO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试题分析:在反应中Mn0 2 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故A错误;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能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生了能量转化,故C正确;
反应前,锂单质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LiMnO 2 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D错误.
故选C.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材料一:江西赣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8℃,年平均降
(1)气候: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年降水量丰富(2分),且雨热同期(2分);
但旱涝灾害多发(2分)。
地形:位于东南丘陵(或海拔在200——1000米),利于发展林果业(2分)。
土壤:红壤贫瘠(2分)
(2)发展科技培育优良品种;加强宣传、开拓市场;积极发展交通;加强农产品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每点2分共8分)
(3)分布不均衡(2分);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区、西部内陆较少(2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最集中、中西部分布较少(2分)
(4)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价较低;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或国家政策扶持)
(每点2分共6分)
试题分析:
(1)读图,结合材料一分析,赣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年降水量丰富,且雨热同期,气候条件适宜鲚橙的生长。但是该地夏季有梅雨、伏旱、台风天气影响,旱涝灾害多发。这里位于东南丘陵,土壤是红壤,土壤贫瘠,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地形不利于种植业发展,有利于发展林果业。
(2)分析丰产不丰收的原因,可能是市场狭小,丘陵地区交通不便,不能支出产品,拓展市场。也可能是产品质量较差 。所以要发展科技,培育优良品种。积极发展交通,加强宣传、开拓市场。水果不适宜长时间保鲜、储存,所以要加强当地农产品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
(3)读材料三图,可以看到,我国锂电池产业空间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区、西部内陆较少。从具体地区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最集中、中西部分布较少。
(4)四川省人口众多,位于西部内陆地区,经济水平较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经济水平较低,地价较低,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扶持。
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 某种锂电
AD
试题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Li是负极,失去电子,A正确,B不正确;二氧化锰是正极,得到电子,C不正确;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注重,D正确,答案选A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原电池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能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蓄电池的容量是指在一定放电情况下可以从电池中获得什么?
蓄电池的容量单位是 AH(安时) 也就是 电流与时间的乘积。 100AH容量得电池,充满电后以100A的电流放电一小时就能把电量放完。50A电流就是2小时放完! 20A就是5小时 !当然这个是理论值,实际上是不可能以恒定电流一直放电的。因为电池内阻会随着电池容量的下降而增大,端电压会逐渐下降,放电电流减小,最后变成端电压=0(这时候就已经成为过度放电了) 过放电对电池的危害是终生的,放完电的电池如果不及时充电的话,几个小时内附着在极板上的强酸就会把极板腐蚀掉最终导致电池报废。所以一般电路中都有蓄电池保护电路,一旦电池电压低于10.8V就会自动切断用电,以防止蓄电池因为过放电而损坏。蓄电池在规定条件(包括放电强度、放电电流及放电终止电压)下放出的电量多少或放电时间长短称为蓄电池容量,单位A·h或A·min。汽车蓄电池是一个可逆的直流电源,既能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也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它与发电机并联。 拓展资料 有关蓄电池在使用及保养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 分类: 1) 酸性、碱性 2) 普通酸性蓄电池、免维护型酸性蓄电池 2. 铅酸蓄电池的维护保养 为使蓄电池保持良好的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浮充状态的蓄电池应每月定期进行一次强充电和放电。蓄电池的性能好坏和使用寿命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时的维护保养。蓄电池应定期检查维护(清洁、测比重、补充蒸馏水、充放电。),特别蓄电池的容量是指完全充电状态下,按一定放电条件,放电到所规定的终止电压时,所释放的电量,一般用AH表示,额定容量是按国家或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保证电池在一定放电条件下,应该放出的最低限度的容量值,影响的因素有:活性物的多少,极板的厚度,极板面积,活性物的空隙率,极板中心距,放电电流的大小,放电终止电压,电解液的密度,及电解液的温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