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锂电池的相关知识
- 2、锂电池厂做质检要考试吗
- 3、原电池的相关知识
- 4、谁有高级维修电工的试卷的答案
- 5、锂电池充电问题(要求专业答案)
锂电池的相关知识
锂离子电池只能充放电500次?
相信绝大部分消费者都听说过,锂电池的寿命是“500次”,500次充放电,超过这个次数,电池就“寿终正寝”了,许多朋友为了能够延长电池的寿命,每次都在电池电量完全耗尽时才进行充电,这样对电池的寿命真的有延长作用吗?答案是否定的。 锂电池的寿命是“500次”,指的不是充电的次数,而是一个充放电的周期。
一个充电周期意味着电池的所有电量由满用到空,再由空充到满的过程,这并不等同于充一次电。比如说,一块锂电在第一天只用了一半的电量,然后又为它充满电。如果第二天还如此,即用一半就充,总共两次充电下来,这只能算作一个充电周期,而不是两个。因此,通常可能要经过好几次充电才完成一个周期。每完成一个充电周期,电池容量就会减少一点。不过,这个电量减少幅度非常小,高品质的电池充过多次周期后,仍然会保留原始容量的 80%,很多锂电供电产品在经过两三年后仍然照常使用。当然,锂电寿命到了最终后仍是需要更换的。
而所谓500次,是指厂商在恒定的放电深度(如80%)实现了625次左右的可充次数,达到了500个充电周期。
(80%*625=500)(忽略锂电池容量减少等因素)
而由于实际生活的各种影响,特别是充电时的放电深度不是恒定的, 所以500个充电周期只能作为参考电池寿命。 锂电池一般能够充放300-500次。最好对锂电池进行部分放电,而不是完全放电,并且要尽量避免经常的完全放电。一旦电池下了生产线,时钟就开始走动。不管你是否使用,锂电池的使用寿命都只在最初的几年。电池容量的下降是由于氧化引起的内部电阻增加(这是导致电池容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电解槽电阻会达到某个点,尽管这时电池充满电,但电池不能释放已储存的电量。
锂电池的老化速度是由温度和充电状态而决定的。下表说明了两种参数下电池容量的降低。
温度 充电 40% 充电100%
0°C 一年后容量98% 一年后容量94%
25°C 一年后容量96% 一年后容量80%
40°C 一年后容量85% 一年后容量65%
60°C 一年后容量75% 三个月后容量60%
由图可见,高充电状态和增加的温度加快了电池容量的下降。
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将电池充到40%放置于阴凉地方。这样可以在长时间的保存期内使电池自身的保护电路运作。如果充满电后将电池置于高温下,这样会对电池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当我们使用固定电源的时候,此时电池处于满充状态,温度一般是在25-30°C之间,这样就会损害电池,引起其容量下降)。
影响因素1:放电深度与可充电次数
由实验得出的左图数据可以知道,可充电次数和放电深度有关,电池放电深度越深,可充电次数就越少。
可充电次数*放电深度=总充电周期完成次数,总充电周期完成次数越高,代表电池的寿命越高,即可充电次数*放电深度 = 实际电池寿命(忽略其他因素)
影响因素2:过充、过放、以及大的充电和放电电流
避免对电池产生过充,锂离子电池任何形式的过充都会导致电池性能受到严重破坏,甚至爆炸。
避免低于2V或2.5V的深度放电,因为这会迅速永久性损坏锂离子电池。可能发生内部金属镀敷,这会引起短路,使电池不可用或不安全。
大多数锂离子电池在电池组内部都有电子电路,如果充电或放电时电池电压低于2.5V、超过4.3V或如果电池电流超过预定门限值,该电子电路就会断开电池连接。
避免大的充电和放电电流,因为大电流给电池施加了过大的压力。
影响因素3:过热或过冷环境
温度对锂电池寿命也有较大的影响。冰点以下环境有可能使锂电池在电子产品打开的瞬间烧毁,而过热的环境则会缩减电池的容量。因此,如果笔记本长期使用外接电源也不将电池取下来,电池就长期处于笔记本排出的高热当中,很快就会报废。
影响因素4:长时间满电、无电状态
过高和过低的电量状态对锂电池的寿命有不利影响。大多数售卖电器或电池上标识的可反复充电次数,都是以放电80%为基准测试得出的。实验表明,对于一些笔记本电脑的锂电池,经常让电池电压超过标准电压0.1伏特,即从4.1伏上升到4.2伏,那么电池的寿命会减半,再提高0.1伏,则寿命减为原来的1/3;给电池充电充得越满,电池的损耗也会越大。长期低电量或者无电量的状态则会使电池内部对电子移动的阻力越来越大,于是导致电池容量变小。锂电池最好是处于电量的中间状态,那样的话电池寿命最长。
由上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可延长锂电池容量和寿命的注意事项。 如果长期用外接电源为笔记本电脑供电,或者电池电量已经超过80%,马上取下电池。平时充电不需将电池充满,充至80%左右即可。调整操作系统的电源选项,将电量警报调至20%以上,平时电池电量最低不要低于20%。 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充好电就应立刻断开电源线 (包括充电功能的USB接口),一直连接会损害电池。要经常充电,但不必非得把电池充满。 无论是对笔记本还是手机等,都一定不要让电池耗尽(自动关机)。 如果要外出旅行,可把电池充满,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随时为电器充电。 使用更为智能省电的操作系统。 第一,保持锂离子电池适度充电、放电可延长电池寿命。锂离子电池电量维持在10%~90%有利于保护电池。这意味着,给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数码产品的电池充电时,无需达到最大值。
配有锂离子电池的数码产品暴露在日照下或者存放在炎热的汽车内,最好将这些产品处于关闭状态,原因是如果运行温度超过60摄氏度,锂离子电池会加速老化。
锂电池充电温度范围:0~45摄氏度,锂电池放电温度范围0~60摄氏度。
第二,如果手机电池每天都需充电,原因可能是这块电池存在缺陷,或者是它该“退休”了。
对笔记本所有者而言,如果长时间插上插头,最好取下电池(电脑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高热量对笔记本电池不利)。
第三,通常情况下,50%电量最利于锂离子电池保存。 1. 锂原电池
也称一次锂电池。可以连续放电,也可以间歇放电。一旦电能耗尽便不能再用,在照相机等耗电量较低的电子产品中广泛使用。 锂原电池自放电很低,可保存3年之久,在冷藏的条件下保存,效果会更好。将锂原电池存放在低温的地方,不失是一个好方法。 注意事项:锂原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不同,锂原电池不能充电,充电十分危险!
2. 锂离子电池
也称二次锂电池。在20℃下可储存半年以上,这是由于它的自放电率很低,而且大部分容量可以恢复。
锂电池存在的自放电现象,如果电池电压在3.6V以下长时间保存,会导致电池过放电而破坏电池内部结构,减少电池寿命。因此长期保存的锂电池应当每3~6个月补电一次,即充电到电压为3.8~3.9V(锂电池最佳储存电压为3.85V左右)、保持在40%-60%放电深度为宜,不宜充满。电池应保存在4℃~35℃的干燥环境中或者防潮包装。 要远离热源,也不要置于阳光直射的地方。
锂电池的应用温度范围很广,在北方的冬天室外,仍然可以使用,但容量会降低很多,如果回到室温的条件下,容量又可以恢复。 对于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其型号一般为5位数字。如下表所示。前两位数字为电池的直径,中间两位数字为电池的高度。单位为毫米。例如18650锂电池,它的直径为18毫米,高度为65毫米。 型号 直径(mm) 高度(mm) abcde ab cd 常规型圆柱锂离子电池型号表 型号 额定容量(mAh) 标称电压(V) 放电终止电压(V) 额定充电电压(V) 内阻(mΩ) 直径(mm) 高度(mm) 参考质量(g) ICR18650 1800~2600 3.6-3.7 3.0 4.2 ≤70 18 65 45 ICR18490 1400 3.6-3.7 3.0 4.2 ≤70 18 49 34 ICR14650 1100 3.6-3.7 3.0 4.2 ≤80 14 65 27 ICR14500 800 3.6-3.7 3.0 4.2 ≤80 14 50 21 ICR14430 700 3.6-3.7 3.0 4.2 ≤80 14 43 18 js145007003.0V(配合锂电池调压器使用)3.04.2≤80145021动力型圆柱锂离子电池型号表 型号 额定容量(mAh) 标称电压(V) 放电终止电压(V) 额定充电电压(V) 内阻(mΩ) 直径(mm) 高度(mm) 参考质量(g) INR18650 1200~1500 3.6 3.0 4.2 ≤60 18 65 45 INR18490 1100 3.6 3.0 4.2 ≤60 18 49 34 磷酸铁锂型圆柱锂离子电池型号表 型号 额定容量(mAh) 标称电压(V) 放电终止电压(V) 额定充电电压(V) 内阻(mΩ) 直径(mm) 高度(mm) 参考质量(g) IFR26650 3000 3.2 2.0 3.6 ≤80 26 65 94 IFR22650 1800 3.2 2.0 3.6 ≤80 22 65 67 IFR18650 1100~1400 3.2 2.0 3.6 ≤80 18 65 45 IFR18490 1000 3.2 2.0 3.6 ≤80 18 49 34 注:内阻≤多少mΩ 意为 在充满电的情况下,以最大放电电流进行恒流放电,当内阻达到多少mΩ时,电池接近报废
锂离子电池由于正极材料较多,与不同的负极搭配,具有不同的工作电压,如3.6V或3.7V。
方型锂离子
方型锂离子电池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锂电池,它的型号非常多,MP3、MP4、手机、航模等产品上广泛使用。
方形锂离子电池分为金属壳封装(银白色硬壳)和铝塑壳封装(灰白色软壳,用指甲可划痕)两种.金属壳封装的是锂离子电池或液态锂电池,铝塑壳封装的是锂离子聚合物(高分子)电池(Lithium ion polymer battery).这两种电池使用的化学材料和电化学特性可说是大同小异,主要的差异只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使用一些胶态物质帮助电池极版的贴合或吸收电解液,减少了液态电解液的使用量,从而电池的封装可由金属壳改成铝塑壳了。
金属壳锂电池的外壳是负极,正极在电池一侧的突起物上;铝塑壳锂电池的正负极分别是电池一侧的两片极板,外壳为绝缘体.
对于方型锂离子电池,其型号一般为6位数字。如下表所示。前两位数字为电池的厚度,带1位小数;中间两位数字为电池的宽度;最后两位数字为电池的长度。单位为毫米。例如606168锂电池,它的厚度为6.0毫米,宽度为61毫米,长度为68毫米。(注意:由于各电池厂商采用的封装方法不同,同型号的方形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存在300mAh以内的差别)
方形锂离子电池的标称电压一般为3.6~3.7V,充电终止电压一般为4.2V。 方形锂离子电池型号 长度(mm) 宽度(mm) 厚度(mm) 标称电压(V) 额定充电电压(V) abcdef ef cd a.b 3.6~3.7 4.2
锂电池厂做质检要考试吗
质检员需要经过培训,通过质检员资格考试,携带质检员资格证书上岗,质检员证书分初级证书和中级证书。
质检员是专门做质量检查的人员,负责公司所有物资、产品、设备的质量检查工作。
质量检查涉及的行业很多,例如:产品、原材料、半成品、设备、工程等,都会设置质检员岗位。具体职责如下:
1.负责公司所有购进原材料、辅助材料及其他材料的质量检查。
2.按检验规程对成品进行抽检,保证经手检验的出厂产品质量合格率100%。
3.按检验规程对工序产品进行首检和监督抽检,保证不合格品不混入下道工序。
4.对各车间工序检验员工作进行检查监督。
5.保证检验数据准确,质量记录真实、完整。
6.负责实施外协单位质量保证能力评价。
7.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原电池的相关知识
一、原电池的知识梳理1、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韵语记忆:一强一弱两块板,两极必用导线连,同时插入电解液,活动导体溶里边。
3、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有电子的得失,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可能被设计成原电池(复分解反应永远不可能被设计成原电池)。
4、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氧化反应和氧化剂的还原反应同时发生,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被设计成原电池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分别设计在负极和正极发生,两极反应式叠加后应该与氧化还原反应式吻合,要求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负极失去的电子数与正极得到的电子数相等。
5、无论什么样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的电解质)构成原电池,只要是原电池永远遵守电极的规定:电子流出的电极是负极,电子流入的电极是正极。
6、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反应(电子流出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电子流入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所以在原电池中:负极永远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永远发生还原反应。
7、原电池作为一种化学电源,当它用导线连接上用电器形成闭合回路时就会有电流通过。
(1)在外电路:
①电流的流向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用电器流向电源的负极。
②电子的流向是从电源的负极出发经用电器流向电源的正极。
(2)在内电路:
①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因为:正极是电子流入的电极,正极聚集了大量的电子,而电子带负电,吸引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②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因为:负极溶解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阳离子大量聚集在负极,吸引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硝酸做电解质溶液时,在H+帮助下,NO3-向正极移动得电子放出NO2或NO)
8、原电池的基本类型:
(1)只有一个电极参与反应的类型:负极溶解,质量减小;正极本身不参与反应,但是在正极可能有气体产生或正极质量增大。
(2)两个电极都参与反应的类型:例如:充电电池类的:蓄电池、锂电池、银锌电池等。
(3)两个电极都不参与反应的类型:两极材料都是惰性电极,电极本身不参与反应,而是由引入到两极的物质发生反应,如: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通常是强碱溶液。
9、电解质溶液的作用:运载电荷或参与电极反应(产生沉淀、放出气体、改变微粒的存在形式)。
10、如果负极产生的阳离子和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不能共存,二者将发生反应使得各自的离子浓度减少,并可能伴有沉淀或气体的产生。
11、在特定的电解质溶液的条件下:能单独反应的金属做负极,不能单独反应的金属做正极。
例1:两极材料分别是铜片和铝片,电解质溶液是浓硝酸,虽然金属活动性铝比铜活泼,但是由于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不再继续反应,而铜与浓硝酸发生氧化反应,在电池中,铜作原电池的负极,铝作原电池的正极。
例2:两极材料分别是镁片和铝片,电解质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虽然金属活动性镁比铝活泼,但是由于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氢气,而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在电池中,铝作原电池的负极,镁作原电池的正极。
12、在非氧化性酸的酸性条件下或中性条件下,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做负极。
二、应该对比掌握11种原电池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格式:电极名称(电极材料):氧化还原反应的半反应(氧化还原类型)
1、铜锌非氧化性强酸溶液的原电池(伏打电池)(电极材料:铜片和锌片,电解质溶液:稀硫酸)
(1)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Zn+2H+ = Zn2+ + H2↑
(2)电极反应式及其意义
正极(Cu):2H+ +2e-=H2↑(还原反应);负极(Zn):Zn -2e-=Zn2+ (氧化反应)。
意义:在标准状况下,正极每析出2.24升氢气,负极质量就减小6.5克。
(3)微粒移动方向:
①在外电路:电流由铜片经用电器流向锌片,电子由锌片经用电器流向铜片。
②在内电路:SO (运载电荷)向锌片移动,H+ (参与电极反应)向铜片移动的电子放出氢气。
2、铜锌强碱溶液的原电池(电极材料:铜片和锌片,电解质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1)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Zn +2OH- =ZnO + H2 ↑
(2)电极反应式及其意义
①正极(Cu):2H+ +2e-=H2↑(还原反应);修正为:2H2O+2e- =H2 ↑+2OH-
②负极(Zn):Zn -2e-=Zn2+ (氧化反应);修正为:Zn +4OH--2e-=ZnO +2H2O
意义:在标准状况下,正极每析出2.24升氢气,负极质量就减小6.5克。
(3)微粒移动方向:
①在外电路:电流由铜片经用电器流向锌片,电子由锌片经用电器流向铜片。
②在内电路:OH-(参与溶液反应)向锌片移动遇到Zn2+发生反应产生ZnO ,Na+(运载电荷)向正极移动。
3、铝铜非氧化性强酸溶液的原电池(电极材料:铜和铝;电解质溶液:稀硫酸。)
(1)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6H+ = 2Al3+ + 3H2↑
(2)电极反应式及其意义
正极(Cu):6H+ +6e- =3H2↑(还原反应);负极(Al):2Al -6e-=2Al3+ (氧化反应)。
意义:在标准状况下,正极每析出6.72升氢气,负极质量就减小5.4克。
(3)微粒移动方向:
①在外电路:电流由铜片经用电器流向铝片,电子由铝片经用电器流向铜片。
②在内电路:SO (运载电荷)向铝片移动,H+ (参与电极反应)向铜片移动得电子放出氢气。
4、铜铝强碱溶液的原电池(电极材料:铜片和铝片,电解质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1)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 +2OH- +2H2O=2AlO + 3H2 ↑
(2)电极反应式及其意义
①正极(Cu):6H+ +6e-=3H2↑(还原反应);修正为:6H2O+6e- =3H2 ↑+6OH-
②负极(Al):2Al -6e- =2Al3+ (氧化反应);修正为:2Al +8OH--6e-=2AlO +4H2O
意义:在标准状况下,正极每析出6.72升氢气,负极质量就减小5.4克。
(3)微粒移动方向:
①在外电路:电流由铜片经用电器流向铝片,电子由铝片经用电器流向铜片。
②在内电路:OH-(参与溶液反应)向铝片移动遇到Al3+发生反应产生AlO ,Na+(运载电荷)向正极移动。
5、铝铜电池浓硝酸原电池(电极材料:铜片和铝片,电解质溶液:浓硝酸)
(1)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4H+ +2NO3- =Cu2+ +2NO2↑+2H2O
(2)电极反应式及其意义
①正极(Al):4H+ +2NO3- +2e- =2NO2↑+2H2O(还原反应);
②负极(Cu):Cu-2e- =Cu2+ (氧化反应);
意义:在标准状况下,正极每析出4.48升NO2,负极质量就减小6.4克。
(3)微粒移动方向:
①在外电路:电流由铝片经用电器流向铜片,电子由铜片经用电器流向铝片。
②在内电路:H+ (参与电极反应)向铝片移动与NO3-汇合,NO3-(参与电极反应)得电子产生NO2 。
6、镁铝非氧化性强酸溶液的原电池(电极材料:镁和铝;电解质溶液:稀硫酸。)
(1)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2H+ = Mg2+ + H2↑
(2)电极反应式及其意义
正极(Al):2H+ +2e-=H2↑(还原反应);负极(Mg):Mg -2e-=Mg2+ (氧化反应)。
意义:在标准状况下,正极每析出2.24升氢气,负极质量就减小2.4克。
(3)微粒移动方向:
①在外电路:电流由铝片经用电器流向镁片,电子由镁片经用电器流向铝片。
②在内电路:SO (运载电荷)向铝片移动,H+ (参与电极反应)向镁片移动得电子放出氢气。
7、镁铝强碱溶液的原电池(电极材料:镁片和铝片,电解质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1)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 +2OH- +2H2O=2AlO + 3H2 ↑
(2)电极反应式及其意义
①正极(Mg):6H+ +6e-=3H2↑(还原反应);修正为:6H2O+6e- =3H2 ↑+6OH-
②负极(Al):2Al -6e-=2Al3+ (氧化反应);修正为:2Al +8OH--6e- =2AlO +4H2O
意义:在标准状况下,正极每析出6.72升氢气,负极质量就减小5.4克。
(3)微粒移动方向:
①在外电路:电流由镁片经用电器流向铝片,电子由铝片经用电器流向镁片。
②在内电路:OH-(参与溶液反应)向铝片移动遇到Al3+发生反应产生AlO ,Na+(运载电荷)向正极移动。
8、氢气和氧气细菌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磷酸)
(1)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 +O2=2H2O
(2)电极反应式及其意义
①正极(惰性材料):O2 +4e-=2O2-(还原反应);修正为:O2 +4H+ +4e-=2H2O
②负极(惰性材料):2H2 -4e-=4H+ (氧化反应);
意义:在标准状况下,正极每消耗3.2升氧气,负极同时消耗0.4克氢气,电解质溶液增加3.6克水。
9、氢气和氧气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氢氧化钾溶液)
(1)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 +O2=2H2O
(2)电极反应式及其意义
①正极(惰性材料):O2 +4e-=2O2-(还原反应);修正为:O2 +2H2O +4e-=4OH-
②负极(惰性材料):2H2 -4e-=4H+ (氧化反应);修正为:2H2 +4OH--4e-=4H2O
意义:在标准状况下,正极每消耗3.2升氧气,负极同时消耗0.4克氢气,电解质溶液增加3.6克水
10、甲烷和氧气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氢氧化钾溶液)
(1)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 。
在强碱性条件下修正为:CH4+2O2 +2NaOH=Na2CO3+3H2O;CH4+2O2 +2OH- =CO +3H2O
(2)电极反应式及其意义
①正极(惰性材料):2O2 +8e-=4O2-(还原反应);在强碱性条件下修正为:2O2 +4H2O +8e-=8OH-
②负极(惰性材料):CH4 -8e- →CO2 (氧化反应);修正为:CH4 –8e- +10 OH- =CO32- +7 H2O
意义:在标准状况下,正极每消耗4.48升氧气,负极同时消耗2.24升甲烷。
11、丙烷和氧气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氢氧化钾溶液)
(1)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3H8+5O2=3CO2+4H2O 。
在强碱性条件下修正离子方程式为:C3H8+5O2 +6OH-=3CO +7H2O
(2)电极反应式及其意义
①正极(惰性材料):5O2 +20e-=10O2-(还原反应);在强碱性条件下修正为:5O2 +10H2O +20e-=20OH-
②负极(惰性材料):C3H8 –20e- →3CO2 (氧化反应);修正为:C3H8 –20e- +26 OH- =3 CO + 17 H2O
意义:在标准状况下,正极每消耗11.2升氧气,负极同时消耗2.24升丙烷。
强调八点:
①书写电极反应式要注意酸碱性环境对产物存在形式的影响。
②在酸性环境中,氢元素的存在形式有:H+ 、H2O 、H2三种形式,不会出现OH-形式。
③在碱性环境中,氢元素的存在形式为:OH- 、H2O 、H2三种形式,不会出现H+形式。
④在酸性环境中,氧元素的存在形式有:H2O 一种形式,不会出现OH- 、O2-两种形式。
⑤在碱性环境中,氧元素的存在形式为:OH- 、H2O 两种形式,不会出现O2-形式。
⑥检验电极反应式的三个标准:正负极得失电子数相等,原子个数守恒,微粒存在形式符合酸碱环境。
⑦在正负极得失电子数相同的情况下,两个电极反应式叠加,会得到总反应式。
⑧用总反应式减去任何一个电极反应式会得到另一个电极反应式。
三、2007年高考原电池部分试题及其详细解答
1、(2007年高考广东理基)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
2Fe+2H2O+O2 = 2Fe2++4O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 = Fe2+
(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2e- = 4OH-
(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
2、(2007年高考广东化学卷)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电池负极反应为 ( )
(A)H2+2OH- =2H2O+2e- (B) O2+4H++4e- =2H2O
(C)H2=2H++2e- (D) O2+2H2O+4e- =4OH-
3、(2007年高考广东化学卷)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以下方法正确的是 ( )
(A)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 (B)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C)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 (D)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
4、(20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I)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正极附近的SO42 -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正极有O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
5、(2007年高考理综天津卷,6分)天津是我国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基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含锂的二氧化钴(LiCoO2),充电时LiCoO2中Li被氧化,Li+迁移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电池反应为LiCoO2+C6 CoO2+Li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为LiC6-e- = Li++C6
(B)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CoO2+Li++e- = LiCoO2
(C)羧酸、醇等含活泼氢的有机物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D)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低
6、(2007年高考海南化学卷) (9分)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 = 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盐桥
X
Y
A
电解质溶液
电流计
A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___;
(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电极。
7、(2007年高考理综宁夏卷)(14分)(1)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计。
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 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 g,试计算:
①产生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②通过导线的电量。(已知NA = 6.02×1023 /mol,电子电荷为1.60×10-19 C)
1、[答案]A。
解析: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分为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析氢腐蚀主要发生在酸性环境中,而大多数环境是中性环境,金属的大多数腐蚀是吸氧腐蚀。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是吸氧腐蚀,负极材料是铁,正极材料是碳,其原电池反应为:2Fe+2H2O+O2 = 2Fe2++4OH- ,继续发生的反应为4Fe(OH)2 +O2 +2H2O=4Fe(OH)3 ,2Fe(OH)3=Fe2O3 ·3H2O(铁锈成分)。 (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 = Fe2+,(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4e- = 4OH-;(C)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不易腐蚀,因为水下氧气少。
2、[答案]C。
解析:这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燃料是氢气,电解质溶液是磷酸,氢气失电子氧化后以H+形式存在,氧气的电子还原后,以H2O形式存在;电池负极反应为:2H2-4e-=4H+ ;电池正极反应为:O2+4H++4e- =2 H2O 。
3、[答案]BD。
解析:青铜器分为两种:锡青铜和铅青铜,锡和铅的金属活泼性都比铜强;形成原电池腐蚀时,铜被保护起来,被腐蚀的是锡或铅。为了防止产生铜绿,应该避免青铜器与那些金属活泼性不如铜的金属接触,以防止在形成原电池时因为铜比较活泼而成为电池的负极被腐蚀,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或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产生铜绿。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铜会发生化学腐蚀:2Cu+O2+CO2+H2O=Cu2(OH)2CO3 ,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或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
4、[答案]D。
解析:在该原电池中,锌比铜活泼,锌与稀硫酸反应:Zn+2H+ =Zn2+ +H2 ↑,锌失去电子变成锌离子,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铜片聚集大量的电子,吸引溶液中的阳离子(Zn2+ 、H+)向铜片移动,H+的氧化性比Zn2+强,H+优先得电子变成H原子,H原子再变成H2 。电子流出的一极规定为电池的负极,所以锌片为负极;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所以铜片为正极。锌失去电子变成锌离子,在负极源源不断的产生阳离子(Zn2+),阳离子吸引阴离子向电源的负极移动,负极附近的SO42 -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5、[答案]B。
解析:分析原电池反应:CoO2+LiC6 LiCoO2+C6 ;电池负极反应:C -e- = C6 ,推导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CoO2+Li++e- = LiCoO2 ;分析电解池反应:LiCoO2+C6 CoO2+LiC6 ,充电时LiCoO2中Li被氧化,Li+迁移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说明整个反应中钴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LiCoO2 –e- = CoO2+Li+ ,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6 + e- = C ;醇类不是电解质,不可以做锂电池的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高,否则不可能作为新型电池推广。
6、[答案](1)铜(或Cu);AgNO3溶液。
(2)正, Ag++e- = Ag; Cu-2e- = Cu2+。
(3)负(Cu);正(Ag)。
解析:将氧化还原反应拆成两个半反应:一个是在负极发生的氧化反应,一个是在正极发生的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 = Cu2+(aq)+2Ag中,氧化反应为:Cu(s) -2e- = Cu2+(aq) ;还原反应为:
2Ag+(aq)+2e- = 2Ag ;铜片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失去电子即流出电子的一极为负极,所以铜片为负极,发生的反应为:Cu(s) -2e- = Cu2+(aq) ;电极X的材料是铜,电解质溶液是可溶性的银盐,可熔性的银盐只有硝酸银溶液;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银电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的反应为:Ag++e- = Ag,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X(铜片、负极)电极流向Ag(正极)电极。
7、[答案](1)Zn-2e- = Zn2+; 2H++2e- = H2↑。
(2)①锌片与银片减轻,是因与酸反应:
Zn+2H+ = Zn2++H2↑ ~ 转移2e-
= =
得V(H2) = 4.5 L; Q = 3.8×104 C。
谁有高级维修电工的试卷的答案
我还有许多高维电工的资料,由于不方便贴出来。你把你的邮箱告诉我,我直接发到你的邮箱里面。
高级维修电工PLC课目复习题:
高级维修电工PLC课目复习题
一、 是非题
1、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 )
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出端可直接驱动大容量电磁铁、电磁阀、电动机等大负载。( × )
3、 可编程序控制器只具数字量或模拟量输入输出控制的能力。(× )
4、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入端可与机械系统上的触点开关、接近开关、传感器等直接连接。(√ )
5、 PLC的I/O点数是指某台PLC能够输入PLC内和从PLC内向外输出的开关量、模拟量的总点数。( √ )
6、 PLC输出端电流较大时,可在被控元件处串联一个电阻来分流PLC输出的漏电流。( × )
7、 PLC 采用了典型的计算机结构,主要是由CPU、RAM、ROM和专门设计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组成。(√ )
8、 PLC机中的用户程序执行的结果能直接驱动输出设备。( × )
9、 PLC的输入输出端口都采用光电隔离。(√ )
10、梯形图是程序的一种表示方法,也是控制电路。( √ )
11、PLC的指令语句表达形式是由操作码、表示符和参数组成。( √ )
12、指令表是指由指令来构成能完成控制任务的指令组合。( √ )
13、可编程序控制器同计算机一样,只要顺序地执行程序就可以达到要求。( √ )
14、可编程序控制器只能通过简易编程器编制控制程序。( × )
15、PLC机的扫描周期就是PLC机完成一个完整工作周期,即从读入输入状态到发出输出信号所用的时间。(√ )
16、PLC机产品技术指标中的存储容量是指其内部用户存储器的存储容量。(√ )
17、PLC机的继电器输出适应于要求高速通断、快速响应的工作场合。( × )
18、FX2N-64MR型PLC的输出形式是继电器触点输出。( √ )
19、能直接编程的梯形图必须符合顺序执行,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执行。( √ )
20、在PLC梯形图中如单个接点与一个串联支路并联,应将串联支路排列在图形的上面,而把单个接点并联在其下面。( √ )
21、在PLC梯形图中如单个接点与一个并联支路串联,应将并联支路紧靠右侧母线排列,而把单个接点串联在其左边。( × )
22、PLC梯形图中,串联块的并联连接指的是梯形图中由若干接点并联所构成的电路。( × )
23、串联一个常开触点时采用AND指令;串联一个常闭触点时采用LD指令。( × )
24、OUT指令是驱动线圈指令,用于驱动各种继电器。(× )
25、在梯形图中,输入触点和输出线圈为现场的开关状态,可直接驱动现场的执行元件。( × )
26、PLC机内的指令ORB或ANB在编程时,如非连续使用,可以使用无数次。(√ )
27、在一段不太长的用户程序结束后,写与不写END指令,对于PLC机的程序运行来说其效果是不同的。( √ )
28、PLC步进指令中的每个状态器需具备三个功能:驱动有关负载、指定转移目标、指定转移条件。( √ )
29、顺序控制系统是指按照生产工艺预先规定的顺序,在各个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根据内部状态和时间的顺序,在生产过程中各个执行机构自动有序地进行操作过程。( √ )
30、过程控制系统是将整个控制过程分为几个特定的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移,使得整个控制过程按规律一步一步地进行。( √ )
31、PLC步进指令中并行性流程状态转移图的编程原则是指先集中进行分支状态处理,再集中进行汇合状态处理。( √ )
32、PLC中的选择性流程指的是多个流程分支可同时执行的分支流程。( × )
33、PLC步进指令编程时,先要分析控制过程,确定步进和转移条件,按规则画出状态转换图画,再根据状态转移图出梯形图;最后由梯形图写出程序表。( √ )
34、PLC中的功能指令主要是指用于数据的传送、运算、变换及程序控制等功能的指令。( √ )
35、功能指令主要由功能指令助记符和操作元件两大部分组成。( × )
36、在使用编程器时,必须先将指令转变成梯形图,使之成为PLC能识别的语言。( × )
37、在PLC中,指令是编程器所能识别的语言。( × )
38、在编程输入前应事FX2NPLC机RUN端和COM端断开,使PLC处于停止运行。( √ )
39、PLC机型的选择主要是指在功能上如何满足自己需要,而不浪费机器容量。( × )
40、PLC模拟调试的方法是在输入端接开关来模拟输入信号,输出端接指示灯来模拟被控对象的动作。( √ )
4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入/输出总点数是计算所需内存储器容量的重要根据。( √ )
42、PLC的系统程序永久保存在PLC中,用户不能改变,用户程序是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编制的,可通过编程器修改或增删。( √ )
43、对PLC机的表面,应该用于抹布和皮老虎以保证其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 )
44、PLC机锂电池电压即使降至最低值,用户程序也不会丢失。( × )
二、 单项选择题
1、( A )微处理器被应用到可编程序控制器中,从而真正成为一种电子计算机工业控制装置。
(A)60年代后期 (B)70年代初期 (C)70年代中期 (D)70年代后期
2、( C )年我国开始研制可编逻辑控制器。
(A)1958 (B)1969 (C)1974 (D)1980
3、EEPROM存储卡盒第一次使用时,“PROG-E”LED闪烁,表示( A )。
(A)卡盒尚未初始化
(B)卡盒与内置RAM将同时工作
(C)首先执行存储程序,然后执行卡盒中的程序
(D)写入时,卡盒上的保护开关为OFF
4、FX2N系列PLC可编程序控制器能够提供100ms时钟脉冲辅助继电器是( B )
(A) M8011 (B)M8012 (C)M8013 (D)M8014
5、FX2N可编程序控制器面板上的“RPOG-E”LED闪烁是( B )
(A) 设备正常运行状态电源指示;
(B) 忘记设置定时器或计数器常数;
(C) 梯形图路有双线圈;
(D) 在通电状态进行存储卡盒的装卸。
6、FX2N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提供一个常开触点型的初始脉冲是( C ),用于对程序作初始化。
(A) M8000 (B)M8001 (C)M8002 (D)M8003
7、PLC程序中的END指令的用途是( C )
(A)程序结束,停止运行; (B)指令扫描到端点,有故障;
(B) 指令扫描到端点,将进行新扫描; (D)A和B
8、PLC的程序编写有哪种图形方法?( A )
(A)梯形图和流程图 (B)图形符号逻辑 (C)继电器原理图 (D)卡诺图
9、PLC的基本系统需要那些模块组成?( D )
(A)CPU模块 (B)存储器模块 (C)电源模块和输入输出模块 (D)以上都要
10、PLC的计数器是( D )
(A)硬件实现的计数继电器 (B)一种输入模块 (C)一种定时时钟继电器 (D)软件实现的计数单元
11、PLC的内部辅助继电器是( A )
(A) 内部软件变量,非实际对象,可多次使用;
(B) 内部微型电器 (C)一种内部输入继电器 (D)一种内部输出继电器
12、PLC的清零程序是( C )
(A) RST S2 0S30; (B)RST T20 T20 (C)ZRST S20 S30 (D)ZRST XO X27
(E)ZRST M8000 M8100
13、PLC 的输入继电器是( C )
(A) 装在输入模块内的微型继电器 (B)实际的输入继电器 (C)从输入端口到内部的线路 (D)模块内部输入的中间继电器线路
14、PLC的特殊辅助继电器指的是( A )
(A) 提供具有特定功能的内部继电器 (B)断电保护继电器 (C)内部定时器和计数器 (D)内部状态指示继电器和计数器
15、PLC机的( B )输出是无触点输出,用于控制交流负载。
(A) 继电器 (B)双向晶闸管 (C)单结晶体管输出 (D)二极管输出
16、PLC机的( A )输出是有触点输出,既可控制交流负载又可控制支流负载。
(A) 继电器 (B)晶闸管 (C)单结晶体管 (D)二极管输出
17、PLC机的扫描周期与程序的步数、( D )及所用指令的执行时间有关。
(A) 辅助继电器 (B)计数器 (C)计时器 (D)时钟频率
18、PLC机将输入信息采入PLC内部,执行( C )后达到的逻辑功能,最后输出达到控制要求。
(A) 硬件 (B)元件 (C)用户程序 (D)控制部件
19、PLC机可编程序控制器输出方式为:( B )
(A) Y、R、T (B)R、T、S (C)M、S、R (D)T、R、C
20、PLC机输出类型有继电器、晶体管、( C )三种输出形式。
(A) 二极管 (B)单结晶体管 (C)双向晶闸管(D)发光二极管
21、PLC机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 C )要求的前提下,保证系统可靠、安全、经济及使用维护方便。
(A) 硬件设计 (B)软件设计 (C)控制功能 (D)输出设备
22、PLC通过编程器编制控制程序,即将PLC内部的各种逻辑部件按照( B )进行组合以达到一定的逻辑功能。
(A) 设备要求 (B)控制工艺 (C)元件材料 (D)编程器型号
23、PLC在模拟运行调试中可用编程器进行( D ),若发现问题,可立即修改程序。
(A) 输入 (B)输出 (C)编程 (D)监控
24、PLC中步进程序返回指令RET的功能是( C )
(A) 是程序的复位指令 (B)是程序的结束指令 (C)是将步进触点由副母线返回到原来的左母线 (D)是将步进触点由左母线返回到原来的副母线
25、PLC中步进程序开始指令STL的功能是( D )
(A) 表示状态器S线圈被激活 (B)将状态器S的触点与母线连接 (C)将步进触点返回主母线 (D)将状态器S的常开触点与主母线连接
26、PLC中的定时器是( B )
(A) 硬件实现的延时继电器,在外部调节 (B)软件实现的延时继电器,用参数调剂 (C)时钟继电器 (D)输出继电器
27、PLC中微分指令PLS的表现形式是( A )
(A) 仅输入信号的上升沿有效 (B)仅输入信号的下降沿有效 (C)仅输出信号的上升沿有效 (D)仅高电平有效
28、对复杂的梯形图逻辑编写程序,应该( C )
(A) 采用高级语言 (B)直接转化为程序 (C)先简化梯形图再将其转化为程序 (D)用高级PLC
29、可编程序控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是( A )特有的产品。
(A) 机电一体化 (B)工业企业 (C)生产控制过程 (D)传统机械设备
30、可编程序控制器是( C )为基本元件所组成的电子设备。
(A) 输入继电器触头 (B)输出继电器触头 (C)集成电路 (D)各种继电器触头
31、下面哪一种器件无法由PLC的元件代替( A )
(A) 热保护继电器 (B)定时器 (C)中间继电器 (D)计数器
32、选择PLC产品要注意的电器特征是( C )
(A) CPU执行速度和输入输出模块形式 (B)编程方法和输入输出形式 (C)容量、速度、输入输出模块形式、编程方法 (D)PLC的体积、耗电、处理器和容量
33、以下哪个场合不适应以开关量控制为主的PLC的应用( C )
(A) LED显示控制 (B)电梯控制 (C)温度调节 (D)传送带启停控制
34、用户编写程序的优劣对程序长短和( D )回产生较大影响
(A) 指令选用 (B)控制功能 (C)输出功率 (D)运行时间
35、在FX2N系列PLC的基本指令中,( C )指令是无数据的。
(A) OR (B)ORI (C)ORB (D)OUT
36、在PLC的应用中若强弱电信号相距太近会引起什么后果( A )
(A) 有电磁干扰 (B)导致接线困难 (C)不安全 (D)维修困难
37、在PLC梯形图编程中,2个或2个以上的触点并联连接的电路称之为( D )
(A) 串联电路 (B)并联电路 (C)串联电路块 (D)并联电路块
38、在PLC中能做到用一个按纽就可以控制负载的启动和停止功能的指令是(A )
(A) ATL (B)ZRST (C)RET (D)ALT
39、在编程时,PLC的内部触点( C )
(A) 可作常开使用。但只能使用一次 (B)可作常闭使用,但只能使用一次
(C)可作常开和常闭反复使用,无限制 (D)只能使用一次
40、在编程输入前应使PLC机RUN端和输入COM端断开,使PLC处于( B )状态。
(A) 运行 (B)停止 (C)监控 (D)输出
41、在机房内通过什么设备对PLC进行编程和参数修改( C )
(A) 个人电脑 (B)单片机开发系统 (C)手持编程器和带有编程软件的个人电脑 (D)无法修改和编程
45、在较大和复杂的电气控制程序设计,可以采用( A )方法来设计程序。
(A) 状态流程图设计 (B)继电控制原理图设计 (C)简化梯形图设计 (D)普通的梯形图法设计
46、在梯形图中同一编号的( C )在一个程序段中不能重复使用。
(A) 输入继电器 (B)定时器 (C)输出线圈 (D)计时器
47、在同一段程序内,能否使用相同的暂存寄存器存储不相同的变量( A )
(A) 不能 (B)能 (C)根据程序和变量的功能确定 (D)只要不引起输出矛盾就可以
48、在现场观察PLC的内部数据变化而不影响程序的运行可采用( C )
(A) 机关检查 (B)正常运行方式 (C)监控运行状态 (D)编程状态
三、多项选择题
1、可编程控器一般采用的编程语言有(A、B、C、D )
(A) 梯形图 (B)语句表 (C)功能图编程 (D)高级编程语言
2、可编程控器中存储器有( A、B )
(A) 系统程序存储器 (B)用户程序存储器 (C)备用存储器 (D)读写存储器
3、PLC机在循环扫描工作中每一扫描周期的工作阶段是(A、C、D )
(A)输入采样阶段 (B)程序监控阶段 (C)程序执行阶段 (D)输出刷新阶段
4、状态转移的组成部分是(A、B、C、E )
(A) 初始步 (B)中间工作步 (C)终止工作步 (D)有向连线 (E)转换和转换条件
5、状态转移图的基本结构有(B、D、E )
(A) 语句表 (B)单流程 (C)步进梯形图 (D)选择性和并行性流程 (E)跳转与循环流程
6、在PLC的顺序控制中采用步进指令方式变成有何优点( A、B )
(A) 方法简单、规律性强 (B)提高编程工作效率、修改程序方便 (C)程序不能修改 (D)功能性强、专用指令多
三、 简答题
1、 LC有哪些特点?
答:PLC有如下特点:①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②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③易学易用,深受工程技术人员欢迎;④系统的设计,建造工作量小,维护方便,改造容易;⑤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
2、 LC机与继电器控制系统之间有哪些差异?
答:PLC机实际上是计算机,它各种元器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通过程序来表达的,改变逻辑关系只要改变程序,而继电控制系统上各种电器元件,用导线依一定的规律将它们连接起来,接线表达了各元器件间的逻辑关系,要改变这种关系只能改变接线。PLC机是串行工作方式;继电器控制系统是并行工作方式。
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硬件及其结构?
答:PLC采用了典型的计算机结构,主要包括CPU、RAM、ROM、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电源单元及编程器和外围设备。
4、梯形图编程方式有几种?
答:1、按逻辑指令梯形图方式编程;2、按步进指令梯形图方式编程。
5、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P460/简答1)
答:可编程序控制器采用的是循环扫描工作方式,采用集中采样、集中输出。其工作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内部处理、通讯操作、输入处理、程序执行和输出处理。
7、简述可编程序控制器梯形图基本结构的组成。
答:三菱FX系例可编程序控制器梯形图的基本结构由左、右母线,各类触点符号、各类线圈符号、文字符号和表示能流的连线、节点组成。
8、简述节点和梯级的含义?
答:节点是触点的逻辑关系表示;梯级则是表示一段逻辑关系的刷新或输出。
9、简述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技巧。
答:编程技巧并无一定章法可循,只能在编程的过程中积累,首先应能熟练运用机内元器件和常见的基本环节,如定时计时环节、振荡环节、分频环节等,在编程过程中,有个串联回路并联,应将触点最多的那个回路放在最前面;有几个并联回路串联,应将触点最多的那个回路放在最左面,这样能使程序简洁明白,语句较少.在编程的过程中遇到不可编程电路必须重新安排,以便正确应用PLC指令进行编程。
10、RST指令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哪些方法?
答:RST指令一般与SET指令配合使用,对同一元件,SET、RST指令可多次使用,而且不限制使用顺序,但最后执行者有效。RST指令还可用于积算定时器、计数器、数据寄存器、变址寄存器等的复位、当前值清零。
11、什么情况下允许双线圈输出?
答:同一程序的两个绝不会同时执行的程序段中可以有相同的输出线圈。在步进指令程序中,不同时“激活”的双线圈是允许的;在子程序调用程序中也容许双线圈输出。
12、PLC的程序设计分为哪些步骤?(P460/简答5)
答:程序设计应先详细了解被控对象的工艺要求,明确PLC完成任务应具有的功能,确定程序的总体结构,绘出控制系统的工作循环图或状态流程图,以明确或选取程序结构,列出I/O表和机内元件的选用安排表,可使用梯形图或指令表法完成程序设计,输入到PLC机内进行调试修改。
13、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选型。
答:可编程序控制器选型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控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保证系统可靠、安全、经济及使用维护方便,主要应考虑CPU能力、I/O点数、响应速度、指令功能等几个性能指标是否满足需要。
14、选购PLC机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PLC机应根据工艺流程特点、控制要求及现场所需要信号的数量和类型进行选购,一般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PLC的功能、输入输出点数、对PLC响应时间的要求、程序存储器容量的估算、系统可靠性及编程器与外围设备。
15、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安装与维护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答: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安装与维护及应用中应注意以下事项:在安装中应注意设置安全线路、适合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运行环境和正确的配线;维护时应注意运行前后的各项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应正确处理;还应注意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当“BATT。V”LED亮灯后,应立即按正确步骤更换电池,防止锂电池失效后程序丢失。
16、对PLC接地有何要求?
答:PLC应有专用接地线,接地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2mm2,接地电阻小于100Ω,禁止与其它设备串联接地,并尽量靠近PLC。
17、PLC机的日常维护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日常清洁和巡查、②定期检查和维修、③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应用、④锂电池的更换。
18、简述便携式编程器的编程操作步骤。
答:①操作准备、②原有的程序清除、③程序的输入、④程序的读出检查、⑤程序的插入和修改、⑥程序的监视和测试。
19、估算可编程序控制器内存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用户程序所需存储器容量可以预先估算。对开关量控制系统,用户程序所需存储器的字数等于输入/输出信号总数乘以8;对于有模拟量输入/输出的系统,每一路模拟量信号大约需要100字的存储量.
20、可编程序控制器有哪些内部资源?(P460/简答题2)
答:PLC机内部均为无触点电子电路,为了便于编程,按其功能等效为各类电气元件,有输入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输出继电器及其他一些特殊继电器等。
21、PLC的输出元件有哪几种类型?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PLC的输出元件有继电器、晶体管、双向晶闸管三种类型,它们的主要区别是速度不同,输出容量不一,使用的电源性质有区别。
22、为什么PLC的触点可以使用无数次?(P460/简答3)
答:PLC中的编程元件只是与继电器的元件类似,实际上是存储单元,某个元件的状态发生变化,只是表示这个元件的存储单元系统置1或置0,由于元件只不过是存储单元,可以无数次地访问,故PLC的编程元件的触点,可以使用无数次。
23、什么是指令?什么是程序?程序设计语言有哪几类?
答:指令是计算机每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的控制信息,程序是计算机完成一个完整任务的一连串指令。PLC的编程语言有:梯形图编程语言、指令语句表编程语言、功能块图编程语言、高级语言。
24、简述PLC梯形图“能流”的概念。
答:PLC梯形图是从继电器电路图演变过来的,使用了类似继电器电路图的符号,PLC梯形图的结构和继电器电路十分相似,故用母线代替电源线,用能量流(能流)概念来代替继电器电路中的电流概念。
25、简述FX2系列PLC的主要元器件及其编号。
答:输入继电器X0~X177、输出继电器Y0~Y177、辅助继电器M0~M499、特殊辅助继电器M8000~M8255、定时器T0~T255、计数器C0~C199等。
26、PLC机内部有哪些等效元件?
答:PLC机内部有许多具有不同功能的器件,实际上这些器件是由电子电路和存储器组成的。为了把它们与通常的硬器件分开,称之为软器件或等效元件,有X、Y、T、C、M、S、D、V/Z等等效元件。
锂电池充电问题(要求专业答案)
不会变高,电池输出电压是一样的。就算高一点,在8V以内,手机也是不会被烧坏的!
另外,充电器是否原装基本上不会像你说的,把电池充鼓了,市面上用的没多少是原装充电器,万能充不是很多人在用吗?
电池充鼓一般都是电池使用时间长了,老化。再一个充电时间过长造成的。
电池鼓了待机时间一般都会减少,是不会烧坏手机的。